close

    當下,一看到這個作品的時候,覺得相當特別。牆上貼著一張張的詩句,與一張放在地上的照片。那些照片都沒有人物的影像,紊亂的景色,平凡的場景,不過多的安排又或者是寧靜的思維。展場中的作品,幾乎都是一種完整掛好、擺放的狀態。但為何會將作品放置在地上,而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呈現呢?展場中沒有多做其他解釋,於是我上網找了找。這段是網路上作者陳以軒自己的解答

  未完成的狀態

「什麼是好照片?攝影為什麼一定要好看?為何照片也要裱框得好好的掛在牆上?」這些問題是陳以軒不斷質疑卻也還沒有答案的,但就處理內容與形式的手法而言,可明確感受到這方面的探索。從影像內容來看,採取幾乎與被攝物平行的視角,好像伸出手就能觸碰到那些東西,攝影者在場卻與不是以入侵的姿態進入;展示形式則充分與內容對話,將照片放在地上,讓照片的「物質性」更突出,連帶影響觀者得蹲低去看,貼近他拍攝時的姿勢,以及遊民棲住於那個空間的身體。

乍看《島民》這件作品會以為布展還沒完成,「但大部分的人可能只會想問這些照片怎麼放在地上?不過概念上也有點類似,懸而未決、暫時在此,就好像那些無可歸者的家當隨時可能會被清掉。」陳以軒笑著解釋。或許,所謂「好照片」不僅是畫面給人的感動,這個「好」的成立也可能需要藉由展示形式來達到,《島民》便是探索內容與形式關係的一件作品。

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透過雙年展公開徵件(open call),策展人柯琳.狄瑟涵(Corinne Diserens)在《島民》作品發展期間就接觸到陳以軒,「那些照片和文案在那個空間其實可以用很多元的裝置形式呈現,但策展人希望不要太『多話』」他回憶道。《島民》呈現的樣貌是與策展人互動後的結果,而那股「空缺」也正好對應作品想說的一些消失、抹除、該空不空、不該空卻空之類的狀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不同於先前幾屆雙年展以「命題」方式策展,狄瑟涵的「共振」概念讓作品間彼此對話,在空間的安排上大量留白,「有些人會覺得個這方式讓論點有點模糊,但這樣的特質跟我的創作是接近的。」在雙年展預展記者會上,狄瑟涵拿到麥克風後,簡短說了幾句感謝之詞,接著導覽完第一件作品便請大家自行參觀。私下她和陳以軒說:「我們不該強烈地去定義作品在說些什麼,應該讓觀眾自己在展場中走動、閱讀、感受。」

    我相當同意網路上作者的理念,因為當時的我在觀看這個作品時,就有這樣的感覺,一種輕鬆且能夠觸動到人內心的作品,是在一種自我的意識中去了解體會的。每個人對於事物的解讀不同,會許也跟作者理念不進相同,但這就是一種互動與思考。我也喜歡攝影,那框框中所遺留的事物,是另一種美的展現。而外在的定義,只不過是大家對美的定義,不須有誰對誰錯,而展場中,作品上都有一段文字,那也是相當吸引我的地方。它輕輕訴說著,我們靜靜觀看著,去想像去感受作品給你的感動。那樣的感覺真的很好!很推薦大家去看~~~

引用資料來源~
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feature/taipeibiennial/5578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彣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